行业资讯分类
乐鱼app(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园林绿化设计优选九篇

  乐鱼官网城市绿地被称为是城市人的“肺”。城市绿地覆盖率和人均拥有城市绿地的多少,成为判断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化可达50%,人均拥有绿地面积30m2以上, 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近几年,南方许多城市提出了在本世纪末, 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 35%的目标,这标志着我们的绿化意识开始增强, 向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城市绿地绝对数量在快速增长、绿化质量明显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建设, 轻管理”的思想,配套设备原始,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方法落后,这种状况已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加快的城市园林建设管理步伐, 如在短期得不到改善,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园林水平的提高。

  造成我国园林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 主要有维护管理资金不足, 现代园林经验缺乏, 园林人才流失严重, 配套基础设施不全等。本文就与园林绿化工程配套的给排水设施设计方面谈一点观点:

  水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 据统计, 鲜活植物体内的水分占80~90%以上, 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来自地下水、自然降水和人工浇水。南方地区地下水位较高,降水量也较大,一般在1000mm 左右,对植物,特别是一些高大的乔木生长比较有利,但仅靠这些, 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况且降水大多数集中在春夏季,秋冬季基本无雨,导致旱涝不均。这样,绿地浇水就成为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供水设施的健全与否, 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

  当前我们大多数的园林设计,还仅仅停留在“园林”本身的设计上, 对与配套的给排水设施考虑甚少。一个水喉, 一条胶管,伴随了我国的园林管理几十年,效率低下, 且易损伤花木; 洒水车阻塞交通,干扰市民,费用高,效果差,也不值得提倡。目前,新加坡、日本等国家, 大面积的绿地基本都实现了灌溉的管道化、自动化,许多还配备有专门的土壤温度、湿度监测设备。许多信息还与计算机联网, 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时作参考。在我国国力还不是很强的条件下,有必要探索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高效的园林灌溉方式。

  首先,应该根据当地所种植植物的种类,土壤性质,气候特点,准确计算出所需要的水量, 这是实现自动化灌溉的前提,也是我们实行科学化,定量化管理的基本保证。国外发达国家从十几年前就已开始着手实验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至今还是一个空白。其次,供水水量、管材、管径及水头损失都要经过科学计算,管径设得过小,供水水压和水量不足,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管径设得过大,又造成管材和水头的浪费。现在许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给水设计时, 都是凭经验,不管几公里,从头到尾都是一种管径,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再次,要选择科学的浇灌方式, 我国少数地区长期实行落后的漫灌方式, 效率低, 又造成了水源的浪费。许多实行喷灌的地区, 由于喷头质量差, 水幕不均匀, 又无量化标准, 效果也不理想。国外现在专用的浇灌用喷头系列, 出水流量模数已精确到1L/min, 洒水均布率达 95%以上。

  当然,胶管和洒水车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将建筑绿地中间的草坪,委托给周围的单位或个人,用皮管浇灌,不但不显得落后,还增加了一丝田园气息。对宽度小于 2m 的城市道路分隔带绿化用洒水车浇水,也比较经济。对宽度大于2m 的条形绿带、或面积大于 80m2的绿地最好能做一下经济分析:

  P、W1、W2、W3、n 分别为设计年限内一定时期的经济评价指标、一次性设备投资分摊的费用、维修养护费用、人员管理费用、效益扣减费用。

  水对植物不可缺少,但排水不当也可对植物造成危害,特别是在南方地区,雨水量大,如排水不及时,长时间浸水会造成土壤透气不良,导致植物根系腐烂,生长迟缓,甚至死亡,使草坪迅速退化。排水过度, 则会妨碍植物水分的吸收,并导致肥分流失。

  绿地排水设计,从排水量的计算、 排水口( 孔) 的布置、排水管渠设计三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首先, 雨水量计算时, 可以根据本地的暴雨强度公式, 灵活决定各影响参数。

  Q= φqF 。Q、φ、q、F 分别为计算排水量、径流系数、当地暴雨强度和汇水面积由于一般的绿地对排水的要求不高,设计降雨重现期、径流系数都可以降低标准。据估计,雨水

  滞流时间3~8min, 管道投资可节省20%以上。而球场的草坪,应相应提高标准, 实践证明, 南方地区径流系数按规范中的0.15考虑, 显然不能满足球场排水的需要, 特别是在雨季。其次, 绿地设计时应有一定的坡度, 这不仅是景观上的需要, 更是为了排水的需要, 排水坡度以5%~ 10%为宜, 植物的种植也应根据坡度的变化而灵活地调整, 如: 在坡顶应种植耐旱的野牛草、旱禾木类,在低洼地种植地毯草等耐涝草种。再次,绿地低洼处应设排水口排除雨水, 较平坦地区雨水口布置间距不宜过大,以15~20m为宜, 否则,施工时坡度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排水死角。因为新铺设绿地泥沙量多,成熟草地相对较少。因此, 可以取消沉砂井, 只在雨水进水口底部预留沉砂位, 雨水口可采用中小号, 节省投资。明沟排水效果好, 经济易做, 又宜于清疏管理。对一些草地要求较高, 不适合设雨水口的地方, 象球场、景观要求较高的草地等, 可以设排水盲管或排水盲沟, 以免影响景观和其使用功能。但施工和管理难度都大一些。 施工时, 滤料的种类、配合比和层厚都要经过计算, 砂砾渗水层应有一定的密实度,防止局部下沉和水肥流失过快。

  总之,要使我国园林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彻底解决给排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长远的眼光,对与园林配套的给排水设施进行科学的规划;坚持科学、经济、 实用、美观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出与具体绿化工程相适应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园林给排水设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我国的园林管理水平; 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给排水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对城市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目前很多重大市政建设工程的配套绿化工程中,出于特殊时限的需要,绿化要打破季节限制,克服不利条件,进行非正常季节施工。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株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1 园林种植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盲目性的追赶时代潮流对于园林设计是最忌讳的,设计者借鉴全国的设计模式,不计成本的使用大草坪的种植模式,不计后期管理的花销,忽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理念。近几年来,园林的设计掀起了“乔木―灌木―地被”的模式,这种模式片面的追求了视觉效果,过分强调了生态的效益,这种不足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要结合绿地的性质,绿地的面积,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兼顾种植的使用量和景观获得的效果。

  园林设计者盲目的扩大树木的规格,主要是为了迎合领导者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将种植的艺术形态与潮流结合,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完全不能保障种植实木的成活率,另外,有些树木被设计者私自砍伐甚至是被移走,破坏了生态环境,也让大树的生命就此了断了。

  设计者将自己的想法过多的与种植植物的景观感受相结合,他们根本不就不能完全掌握种植植物对绿地的承受力,不切合实际的将一些片面的“完美”与“好”强加给绿地的主人。这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不科学的,设计者把绿地作为种植的主体,这固然很好,但是,严重的忽略种植景观的的真正意义就是大错特错了。

  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对高档的种植物不分贵贱的,盲目的进行场地的选择放置,这样不仅降低了树种的层次,对于观赏者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北方的杨树,柳树,槐树等都是耐寒树种,适应能力较强,生长的速度也很是快速,对于园林种植的设计有一定的效益,对生态也有一定的好处。在园林种植这方面应追求完美性,为种植树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树苗品种众多,名称各异,设计者在选择上有些困难。有些是进口的树苗,名字采用外文的形式,设计者有的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对于上了档次的树木就假装认识,根本没有明确性,只要获利,不管其他,鱼目混珠的现象随处可见,使得高档的品种被充当,低档的品种被限制,影响了园林种植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不同的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围,主要道路及大门处,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要注意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以求得总体布局的协调。

  园林的种植设计要求追赶园林艺术的美感,并且要求具有相应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如果将科学性融入进来会更加的有意义。种植设计是对艺术创造的延续,这个过程需要设计者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观点,由于设计者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甚至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这往往就是造成园林种植审美观差异的最常见要素,虽然设计方案众口难调,但只要遵循这两个要求,势必会适合众多的口味,改善这种现象。

  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四季常青,庄严深重,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比较轻松活泼,但冬季叶落萧疏。常绿树与落叶树互相配置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而发挥优势。为了使落叶树突出鲜明色调,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灌木群可以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轮廓线。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时,开朗的空间要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以形成虚实对比。

  近年来,天气变化异常严峻,气候变化尤为突出,并伴随着环境污染的熏染,让原本具有生态意义的园林设计出现各种弊病,这种前车之鉴,当以教训,鞭策我们要重视生态,并逐步提高这种生态的重视度。园林生态理论依据这些因素,被广大的园林设计者紧紧地重视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园林界提出了生态学的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要与城市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一个观点,让人类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将人类生活,环境质量以及资源的利用三者协调起来,通过这种调节的途径,应用到园林种植设计中。

  园林在种植设计中,注重植物的栽培,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以个体的身份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存活,在生态的倡导下这是一种特殊的要求。植物种类很多,考虑的因素相对也要全面一点,选择的种植植物要保证与这种植物的生存空间相适应,生长条件相吻合,种植地点也要被考虑进来。如果植物能够适应生长的环境,就能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种植的植物与当地的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才能保障植物发挥其优越的生态效益,并为当地的特色做了相应的宣传。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景观的硬质不断的扩大,使得生态环境被严重恶化,产生了全球的热岛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缓解热导效应的侵袭,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注重绿化面积和生态效益,合理规划园林设计,加强大面积和大范围内的绿化效应,从而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园林景观除具观赏性、艺术性之外,还具有科学性、生态性。达到此效果就要求设计者把生态学,艺术学,审美学,文化学相融合灌输到整体园林的设计中,使植物的多样性,多结构,多功能,多层次充分发挥体现出来。其中有利的条件就是生态学原理,对于植物种植,植被种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依据其原理和植物的分布特性,遵守植物生长规律,结合科学的布局,复层混交达到完美的统一并改善生态环境。要想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观,改善,就要有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复层混交结构的群落,不仅能提供不同生物(动物)的生态位,还能在视觉上形成丰富的变化从而可以形成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关系上的和谐。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及种类组成艺术而科学地进行植物种植。

  首先,应该让绿化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美丽的植物和洁净的绿地才能给人舒畅的环境和美的享受,这样才发挥出了绿地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想让绿化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种植物的成活率,应该设法平衡好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的水份,并且减少根系在挖掘、运输和种植过程中受到损伤,对树冠定期修剪避免其失水的现象。最后,严格的管理标准,使得管理工作从今以后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并药不断在管理机制、经验和技术上创新出新的思路。

  结语:园林的种植设计被当代人视为瑰宝,在绿地的园林规划中所占的比率相当大,种植的设计对园林的绿地工程项目影响深远,设计的好坏对整个园林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另外,在选择种植材料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好的植物材料,并且尽量设计出好的设计方案,通过艺术的手段让植物材料的本身特点凸现出来,将植物的功能与人的感觉协调起来,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化景观。

  [1]高彬,自然要素在传统与现代园地景观中的塑造浅比[J].福建林业科技,2008

  园林绿化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用于塑造园林艺术形象的作业。近年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丰富了园林工程建设。景观设计和规划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工程的整体品味与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优秀的景观设计能在园林工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有效彰显园林艺术效果。

  园林工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有层次的景观和景色可以增加园林工程的品味与魅力,除了草坪、鲜花和树木这些自然景色的搭配,引入硬质景观如假山、亭子和长廊等也是一种园林景观的塑造模式,丰富的景观搭配能提高园林的趣味性,增加人们对园林的视觉享受。在园林设计中体现人性化设计,能让人们休息放松的同时,体味到园林的人文气息,增加对园林的依赖感

  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忙碌的生活背后都急需寻找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而园林工程的景观就为人们提供了释放压力、愉悦心情的环境。人们到园林公园去欣赏园林风光,观赏丰富的景观,陶冶情操,不断提高对美的品味。一个好的园林工程,具备较高质量的景观内容,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提升人们的精神品味,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设计人员必须遵循景观设计原则,否则容易弄巧成拙,使园林景观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以下是几点基本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很多景观都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注意景观之间的联系,遵守景观以点连线、线汇成面的规则,让看似分散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建设出富有美感和层次感的园林景观,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享受。否则,景观与景观之间就会缺乏有效连接,导致景观整体杂乱无章。

  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人们更乐于从园林植物的观赏中享受到美的感受。在植物设计上要注重色彩、气味、形态三个方面,运用多种色相的配合、观赏植物补色对比等应用塑造色彩和谐的植物景观;还要考虑不同空间的景观层次搭配,把握好景观的疏密度,打造出有层次的植物景观,让整个园林景观有机协调起来。另外,景观设计中还应遵循生态效益,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所满足的功能要求是其最基本的设计理念,而景观的表现形式景观功能的体现体,因此,设计人员应满足园林景观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性,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景观规划。首先应对原有的布局与内容进行分析,在功能的大方向上做好其他景观的搭配,注意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观赏性。比如在规划垃圾桶时,应充分考虑园林工程的面积与需求,合理规划垃圾桶的位置与数量,配合整体风格进行设计,不仅要满足观赏需求,还要发挥出垃圾桶的功能。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在进行项目的建设时,生态效益已经成为设计规划的重要指标。具有生态效益的园林工程能为周边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条件,还为国家的生态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设计师进行园林工程的景观规划和建设时,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应加强生态化建设,多运用具体生态环保型的材料,科学地增加绿地面积,对园林中绿地的分布进行特色化布局,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到一起,满足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实现协调平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社会,人们对高品位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园林公园作为公共休闲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区域,高品位的景观设计能增加园林工程的质量,更受广大人群的青睐。在景观设计上,科学进行景观植物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决定着园林的质量与档次。设计人员应合理选择景观植物的种类,需要根据植物的颜色、形状和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还要不断创新植物造景模式,塑造出特色鲜明的景观,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提升人们的生活的品位和档次,这也是高质量园林工程应追求的目标。

  我国园林建设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园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园林工程的也融入了许多新技术与新元素。园林公园已成为是当代人们休息娱乐的重要生活场所,而景观设计是园林工程的灵魂,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必须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合理地进行景观植物的配置,打造出丰富、有层次感的园林景观,提升园林工程的档次和品味,还要尊重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原则,注意园林的生态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学,2006.

  [2]李广有.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阚洪民,杨振艳,崔志静,韩爱清,孙利垒,蒋青兰,宋淑娟,宋中华.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作用[J].现代园艺,2014,16:93-95.

  我国市政园林的发展源于近代,而近代我国的历史发展是与西方相互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园林的发展不可避免也会受西方园林发展及其特点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代世界园林的发展。世界古典园林是以我国园林、英法的风景园林、勤诺特园林以及日本的庭院式园林为其代表的。而现代园林的发展历史是始于20世纪的20、30年代,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园林的设计、布局上融入现代艺术和现代的思想。它讲究布局上的自由追求以及园林主体的相互照应、追求园林设计因素 抽象构图,如园林主体的色彩、形状的抽象组合;同时兼容并蓄式的吸收了日本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由此现代园林在建筑及其技术手段、设计思想方面开始风行世界,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20 世纪70 年代是人类环境觉醒期。在此阶段,人类意识到环境的自身依赖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环境处境的恶劣性,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对自然界中最为敏感、活跃的因子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80年代以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阶段。这是基于世界性的生物物种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发起的。我国由于与世界的不断接轨,自然深受这些社会潮流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是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加速发展,由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以及思想观念因素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生物物种已受到很大的威胁,在这样的形势下城市市政公园园林的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它的出现与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解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所呈现给我们的问题,缓解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市政园林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即现实问题解决的需要。最为重要的是未能给予生态观、自然生物位置以及地方文化方面以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市政公园园林设计实施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上表现苍白无力,对城市公园要求其自身的园林功能上未能发挥足够的积极的作用,所以目前我们需要迫切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对在城市建设中的环境破坏进行治理;其次是对现存自然环境的尽可能的保护,在设计理念上注重自然因素,尽力构筑城市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绿地系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理念不断渗透到社会层面的各个角落,直至渗透进我们的精神内心,这一思维方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以及行为方式,也是目前全球化的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共识。所以,依据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坚持生态平衡为主导,遵循生态位与互惠共生的原则宗旨不断协调维护生态群落的多样性以及立体性,通过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建立的生态学,再加上绿化设计原则来不断创建园林高质量的精品。

  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植物种植设计上窥见一斑,植物物种的选择以本地物种为主,主要是因为乡土树种树势比较强,对于气候以及土壤的要求适应性强,栽种后易于恢复及其生长,而且对于常见的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也为人们易于接受,因为这是当地人们熟悉习惯的物种。进一步我们也可以深入到文化上,从文化层面上来分析,立足于新的文化底蕴寻求绿化设计创新,丰富项目的内涵意义,广泛吸收历史文化方面的精髓,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从旧的文化窠臼中解脱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所创新。

  人类是一个开放性和可塑性很强的生物群体,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因子,其自然性本体特征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与自然界的互动过程中不断的形成的,也是因为人源于自然界的结果。人类贴近自然性的一面是其自身的天性,所以在面向人类空间的活动中,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市政园林建设要在克服城市病的问题上突出其这一满足人类人性化需求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个适合人类身心发展的优良空间。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我们的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它是我们生活中获取我们所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园林绿化设计以及实施过程的引用更是标志着园林发展的一个新的标志,因为它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它的引用,使得园林绿化的研究方法更为科学先进,同时通过它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掌握信息并且相互交流,集众智慧于一体,提高了设计过程以及结果的科学性。所以说,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市政园林绿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

  挡土墙是一种能承受侧压的墙式构筑物,它的主要功效是防止路基和山体坡土坍塌,对路基和山体进行支撑。挡土墙由墙背、墙面、基地、墙顶、墙趾和墙踵构成;而景观挡土墙则是除却基本支撑功能外,还要具有观赏性,它的设计有效融合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墙面装饰、墙体造型都含有一定艺术元素,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最初挡土墙的产生完全是出自于它能够“挡土”的功能,因为在坡地施工时,为了有效抵御土壤的推力,必须建造坚固的墙体进行阻挡,也正因如此,传统的挡土墙大都给人以厚重、单调的感觉,往往不具有观赏性。事实上,挡土墙的功能不仅在于防御,它也是景观的一部分,也应为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发挥自己的功效。挡土墙如若设计得当,可以形成一个独具美感的景观元素,可以使人们通过对其的触感品悟其中的艺术美感。总之,打破对挡土墙只重视其功效的传统理念,在设计时增添系列元素营造美感,这样能有效发挥挡土墙的美化功效,使其与景观环境有效统一,打造一种和谐的美感。

  (1)结合环境。与整体环境风格相协调的挡土墙,能够增强整体的美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墙体所在环境的特点,灵活恰当地运用建造材料和修饰元素。

  (2)坚持便于施工的原则。虽然在设计时要注意塑造美感,但是材料选择必须要首先保证其实用性,考虑到施工过程的难易程度,为了保证施工作业的方便,可采用便于操作的材料。

  (3)塑造空间的原则。所有的景观设计其实就是关于空间塑造的设计,挡土墙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对其设计必然要考虑到空间因素,要发挥挡土墙在整体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挡土墙。第一,宣传栏形式。这种类型的挡土墙被设计为宣传栏,大多建于居民小区的主路边,其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又能宣传重要的信息或通知。第二,浮雕、壁画形式。这种挡土墙的墙面会进行绘画或雕刻,选用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使墙面装饰大幅壁画。第三,艺术造型形式。这种类型的挡土墙改变了以往单调的形式,利用材料和色彩的有效结合,设计成颇具特色的构筑物。这种挡土墙别具美感和韵味,对景观的整体塑造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景观挡土墙。第一类,花坛形式的挡土墙。花坛式的挡土墙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增添美感的功效,通过与不同种类的花草绿植结合,避免墙体给人带来枯燥死板的视觉效果。第二类,垂直绿化形式的挡土墙。这类挡土墙利用爬山虎、紫藤萝、绿萝等爬藤植物在墙面形成绿色屏幕,增加艺术性。第三类,台阶、看台形式的挡土墙。即把墙体设计成台阶或者看台,有效调节高度差,使其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更为开阔,同时也增添了实用。

  3.3.1化大为小。对于那些高差较大的景观,可以利用挡土墙使景观化大为小,也就是把挡土墙分成几部分,中间穿插绿植、花坛、雕塑等元素点缀,使空间在视觉效果上更为美观。

  3.3.2化整为零。对于高差在2m以上的台地,为避免墙体给人以压抑感,要分阶打造墙体,使墙体错落有致呈台阶式,为此可以在墙体各层间穿插绿植进行美化,使墙体效果更显灵动。

  3.3.3化高为低。若坡地土质较好,可以依据坡地的高差大小将挡土墙设计成台阶式或斜坡式,同时,重视绿化带的应用,不仅保证了整体的安全性,也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还增添了整体的艺术性。

  3.3.4化陡为缓。有时为了营造宽阔舒适的视觉效果,采用斜面式的挡土墙,用平缓的坡面减缓视觉上的压抑感,进而使整体景观环境更为生动富有活力。

  3.3.5化直为曲。有时设计成曲面更能增强舒适感,也可以衬托出主景的美。例如,立交桥、停车场等地可建造曲面式的挡土墙。

  3.3.6化硬为软。在墙体基础上点缀绿植花草或添设浮雕等元素,可以改变挡土墙生硬、死气沉沉的形象,增添和谐、充满活力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中,挡土墙的设计是否合理,可以影响整体景观的美化效果,因此,在设计景观挡土墙时,灵活应用多种元素,采取适当的设计手法和材料,使其在实现传统支撑功能的同时,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价值。

  [1]王金敖,张万荣,王昆.景观挡土墙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广东园林,2014(4)

  在社会发展和环境日益恶化大背景下,人们环保意识也增强起来,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师来说是个更高层次的挑战,园林绿化设计最能贴近民心、贴近人们生活,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最终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营造优美舒适生活环境。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属于多维立体化艺术设计形式,它以自然美为设计特征,有平面构图和立体构图2种形式,将植物、建筑和小品综合在一起形成了造型艺术,绿化设计要有统一的形式,在大的统一环境下再有细部的变化。设计时可以将对比、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应用进来,还要针对各地区的民族风俗、气候特点和居民的生活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乔、灌、草在搭配时要遵循合理的配置比例,以实现生态、美化的设计目标。

  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为前提的,应遵循经济适用的设计原则,因此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适应本地气候、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本土植物为主,也可以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植物,以改变居住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住宅小区绿化既要格调一致,又要在整体布局、树种的选择等方面做到丰富多彩、造型美观。因地制宜的原则就是尽量用最少的投入实现绿化设计的高质量。

  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在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的配置、绿化与建筑的协调,还要考虑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小区绿地是人们休闲、运动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要充满生活气息,尽量富有人情味。在小区入口和住宅入口也要多进行绿化设计,让人们多接触自然的绿色,可以放松一天工作的紧张情绪,也可以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调节身心,要认识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并不是一味的迎合人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环境来影响人、提高人的境界和生活品味。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应该逐渐走向人性化的设计风格,但是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却认识不到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性,把自己的利益看的过重,居住者在购房时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园林绿化情况,更看重园林绿化之外的居住小区附近的交通情况和繁华程度。

  现在很多城市都把精力放在房地产的开发商,城市的地皮价格越来越高,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项目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建造更多的楼房,在绿化空间和住房空间上,人们更偏重后者,所以在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时,缩小了绿化空间,扩大了住宅空间,小区内的园林绿化面积很小,夏季时缺少绿意和休闲的活动的场所。

  小区在绿化时,常常选用常绿树种和落叶树2种苗木,但是比例上有些失调,在季相景观变化上显得比较单一,苗木的质量也不能满足绿化的要求,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缩小绿化开支,在选购苗木时,常常不按照设计要求采购,最终影响整体的绿化效果,也没有美学可言,给日后苗木的养护管理带来难度。

  小区在实施绿化工程之后就将面临着养护管理的问题,以使绿化效果得以持续。但是现在很多小区的园林绿化工作者由于缺乏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意识,导致绿地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就出现退化的现象。既无法实现对居住小区环境美化绿化效果的持续保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亦得不到长期的保证。

  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工程要考虑到绿化的功能,提高居住小区的绿地面积,尽最大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在植物选择上,要考虑四季景观的效果,将常绿树种、落

  叶树种、乔木、灌木、草坪等合理的搭配,丰富居住小区的景观层次,改变植物的种植结构。植物的种类不宜过多也不应太简单,尽量形成统一的设计风格;植物的选择要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可以选择自播能力强、养护管理简单的植物;住宅小区的绿化和居民是紧密联系的,切忌选用有毒、有刺、容易让人过敏的植物。

  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似乎只是栽植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来提高小区的绿化率,但是设计上也应该注重创新,如儿童活动区应该选择树形丰富、色彩明快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活动,便于儿童辨认和记忆;老人活动区就应该选择高大的乔木,为老人提供静谧的遮阴休息处,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应该是给居民提供四季的生活和休息环境,最好选择一些有季相变化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时间应该交错开,以实现季相的变化。

  房地产的发展使地皮的价格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小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园林绿化还是不能被省略的,开发商应该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提高园林绿化的空间利用率,绿化设计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心情和对小区的喜好程度,重视并提高绿化率是十分重要的。

  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态要素,并将其有效的组织到居住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当中,避免为了一味追求设计形式上的美感而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可以在原有的景观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创新,这样不但能节约规划设计成本,还能营造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观,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不会有太多的负担。

  以绿为主是居住小区的着眼点,主要借助园林观赏植物来实现,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是综合性工程,它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居住小区和城市之间有良好的协调与过渡,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在进行设计时,注意将设计与居民的生活、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人文作用,注重将地方特色融入到设计中,以满足人们居住的功能和美观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市纷纷拉大城市框架,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作为一个自然空间,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片面重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益,忽略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会使有限的城市绿地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生态效益。园林绿化建设如何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达到生态优化效果。

  2.1 保护环境,减轻污染 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收烟灰粉尘、有害气体,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对净化空气有很好的作用。空气中的灰尘和粉尘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总重量却是惊人的,粉尘中不仅含有碳、铅等微粒,有时还含有病原菌,会引起矽肺、肺炎等严重疾病。树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气的天然制造厂,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对调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美化城市环境 现代化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人们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中又缺乏自然美,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能使现代建筑更具有田园风光;进入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人们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2.3 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园林绿化设计不仅能美化净化环境,还能大大地发展旅游业,促进国内、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城市经济收入。因地制宜搞好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可以对保持农业稳产、高产,保证环境空气清新起重要的作用。

  3.1 发展园林垂直绿化 园林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一些涉及面广、应用急需的关键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事业。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的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垂直园林绿化可以有效地加强绿化的发展,进而将发展范围扩大,造福于更多的居民。

  3.2 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目前城市绿化中,草坪的利用较多,实践证明,草坪的后期养护成本较高,且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应多造乔木混交林和乔、灌、草混交复层林,向立体空间要绿量和效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设计思路,增加乔灌木层的绿化量,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3.3 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 独立、封闭、有限的城区绿化不足以形成改变生态环境的绿地系统,必须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地方向迈进,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谋求人与环境进一步和谐的发展,科学搭配园林植物,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绿化,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综上所述,园林绿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对园林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园林生态设计的有效途径是园林健康发展和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础,必须在城市中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园林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往往因为过度关注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被忽视,造成生态环境改善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吸取教训,更多地关注园林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

  伴随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许多市县均采取大城市的框架模式,着手对本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大力改善。因此,若要使得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均能充分得到体现,就必须首先将生态确立为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并强调园林的绿化要体现在自然的回归以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园林绿化工程是在一定的地域之内,运用一些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进行山水整理、地形改造、道路辟筑、场地铺装、建筑营造、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工作,营造一种园林式的绿化氛围,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目前,我国的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国的园林绿化理念在不断更新,绿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来保证园林绿化行业的有序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绿化,它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具备游憩功能的园林绿化,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与要求。现代意义上的园林绿化在可供游憩的基本功能上,还要具备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园林绿化所种植的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还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少环境污染;可以调节居住环境的局部小气候,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等调节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够减弱噪音,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具有一定的防风、防火的功能,保护人们的安全。现代意义上的园林绿化除了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功能之外,还要具备一些情感方面的作用,良好的园林绿化所创造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给人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益处,能够消除人们长时间工作所产生的疲劳感与紧张感,有助于人们恢复脑力与体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工作。在园林绿化中往往有一些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并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建设的全部过程之中,努力加强美丽中国的建设,使得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

  园林植物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烟灰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等,从而能有效净化城市的空气。同时园林植物还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从而有效降低城市的温室效应。烟灰粉尘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它们在大

  气中的含量异常庞大,其中粉尘中非但含有影响人体呼吸健康的碳和铅等微粒,同时还隐藏着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的病原菌等。因而,利用园林植物将这些粉尘加以吸收,对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和确保人类身体健康均具有很大的作用。

  由于现代都市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平时生活中又缺乏降压的方法,所以不少人急切渴望能够向自然回归。而园林绿化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园林按照组合栽培,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具田园风光,以便保证人们进入园林内,身心得到放松。

  环境的好与坏对一个城市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同时,环境的好坏又直接受到园林绿化的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并且,园林绿化设计在美化和净化环境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发展城市的旅游业,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经济收入。因此,充分结合当地城市的环境现状,做好园林的防护工作,同时有效搞好经济林、用材林等,使得农业保持稳产和高产,并有效保证城市周围环境空气的时刻清新。因地制宜搞好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可以对保持农业稳产、高产,保证环境空气清新起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人们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中又缺乏自然美,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能使现代建筑更具有田园风光;进入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人们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建设对改善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强宣传园林绿化建设,使得当地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同时在对该地区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方特色,以便保证建造的园林能够切实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

  发展园林的垂直绿化能够使得城市的土地和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并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实现我国园林工程建设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着重发展一些涉及面比较广泛且应用比较急需的关键性技术,如垂直园林的绿化等。对小区住宅的绿化要求不应该简单只是追求草地或花坛,应该有更高标准和质量的要求。通过对植物园林的合理运用,将园林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文化事业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园林的垂直绿化,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的发展,同时有效扩大绿化范围,以便能够使得更多的居民获益。

  当前我国的城市绿化设计中,多数都是利用草坪来进行绿化。然而事实表明,草坪绿化在后期是具有非常高的养护成本,同时,草坪绿化同乔木以及灌木绿化比较而言,由于草坪层具有相对比较小的厚度,因而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不利。因此,在对城市进行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建造乔木混交的园林以及乔木、灌木、草坪三者混交的复合层园林,从而更多地从立体空间寻求绿化量及生态效益。同时还要对设计思路做出更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大量增加乔木以及灌木层的绿化量,从而使得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得以实现。

  事实证明,有限的城区绿化过于独立和封闭,很难形成使得城市生态向优良环境方面改善的绿化系统。因此,要想实现园林绿化设计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将园林绿化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方向发展,通过对园林植物的科学搭配,实现大环境的整体绿化,建立城郊森林,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和谐发展。并且,在选择园林植物上提倡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从而在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对城郊大环境加以绿化的同时,还能使得维护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并且令园林生态朴实真切,更加贴近大自然。

  综上所述,园林绿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对园林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园林生态设计的有效途径是园林健康发展和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基础,必须在城市中按照一定的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园林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往往因为过度关注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被忽视,造成生态环境改善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吸取教训,更多地关注园林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

  [1]王龙.浅谈现代园林建设中的草坪与生态效益[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属于系统工程,园林的规划设计做到经济、生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其中,生态因素是整个园林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所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生态因素,之后才是经济、文化。生态的作用很大,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调节环境的温度、阻隔噪音等。园林的绿色化设计要注意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协调,要依据实际,因地制宜,不可以生搬硬套。

  在园林绿色化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最大的发挥意想思维,发挥思维的能动性,是设计规划的园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及特定的风格特点,这是园林绿色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园林绿色设计规划时的创新是在其设计方案理念上的创新,这是就需要设计师发挥意想思维,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来处理人、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和谐、生态、绿色的园林境界。设计师在设计时要结合方案的预期效果,摆脱传统的约束,要立意构思新颖,使自己所设计的园林景观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品位品质,还要仔细考虑设计实施后的效果,才能设计出经典的自然的绿色园林作品。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大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人们时常可以被色彩的魅力所打动。因此,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就要求设计师要注意突出园林的色彩美,争取营造出一种迷人的园林色彩境界。但是园林设计的总体色调还是绿色,之后就是将各种色彩各异的花花草草种植穿插于树木之中,通过这些花草就可以避免园林地面的现象。通过这些植物园林就会变得一年四季常青、生机勃勃、五颜六色的花卉点缀其中,从而营造出园林绿色化的美丽画面。园林设计时要注意花卉、树木类型的不同,这些植物的习性不同,其具有的观赏价值也不一样。树木、花卉的生长发育时间周期以及生命长短不同,处在同一季节但观赏性不同,例如花有的是春季开,有的是冬季开。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为了保证园林在每个季节都有较高观赏性,这是就要充分考虑以上花卉的特点,将树木和花卉进行合理的搭配,就可以避免园林在某一季节出现会生机勃勃、色彩斑斓,而另一季节时却是百花凋零或是色彩单调乏味之感。园林中的植物不仅受其自身的遗传因素的影响,一般还与外部的环境条件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进行园林绿色化设计时,就要充分照顾到树木、花卉的生长环境,依据实际环境来挑选相应的植物。如在一般的城市街道进行绿化时要选择具有耐修剪、易成活以及抗烟尘等特点的树木。而在离山比较近的城市地区,所选择的植物就要具有耐旱的特点。设计师利用水给人营造各种美好的氛围,人们对静态的水的感受就是宁静、深邃,令人心旷神怡,很多时候水可以消除人们内心中的浮躁不安;对于动态的水人们的感受就是有一种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感觉。园林设计师如果将水加入到自己的园林设规划计中去,这就可以为整个园林增加神韵,使园林具有活力,园林的绿色化更是显而易见。

  地方特色就是在进行园林绿色化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背景,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风格,绿化设计应设计多种各式各样的园林绿化景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观赏需求。

  第一,建立完善的政策、体制、机制保障,保障确保机构进行行之有效的配合,以保证生态园林的建设。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政策的保障,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保障,那各方面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协调和配合,园林的建设自然也不会一帆风顺。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生态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在科技方面也应该加大配合的力度,对于现阶段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并用科学的方法找一条更合适的路来保证园林的建设能够顺利的开展。

Copyright © 2012-2018 乐鱼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43966号